学校信息
了解学校的基本信息
校园简介
了解学校的历年章程
院校招生
了解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
校园风光
查看学校的风光
学校信息
校园简介
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1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含双聘院士11人)。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简介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战略窗口。2002年1月13日吉林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 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占地5,000亩,现有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学粤港澳台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9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已经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培养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高等学校功能体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现设14个系,2个教学中心,1个教学部,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近25,000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2年普通高考本科招生简章
——北方学子的求学胜地南国学子的知识殿堂——
中国 珠海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简介
Zhuhai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社会评价
2005年
教育部对全国249所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招生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给予“堪为全国独立学院规范化办学的典型”的高度评价。
2006年
由新浪考试、教育部微博教育信息网、优学网携手全国40家主流媒体联合评选我院为全国“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
2007年
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全国学生考试与升学就业指导中心、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学会、中国行业名牌大众满意度调查办公室评选我院为“公众满意•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
此外,我院还被评选为“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和“十佳和谐校园”。
2008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政协报、现代教育报、腾讯网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布“回响中国——2008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学院荣获“中国品牌独立学院综合实力十强”殊荣。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发布《2008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我院位居第五名。
2009年
荣获 “回响中国”腾讯网教育年度总评榜全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20强,名列第四位。
2010年
由《半月谈》杂志社和《中国名牌》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民办教育论坛上,学院被授予“中国独立学院杰出品牌”称号。在“全国独立学院表彰大会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峰会”上,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在2010南方都市报广东教育年度总评榜中,学院荣获2010年度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称号。
2011年
在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院位居第八名。
在腾讯网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单位协办的“2011回响中国”教育年度盛典中,学院荣获“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称号。
2012年
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学院排名升至2012中国独立学院第四名。
顾问委员会
学院特邀一批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科学家成立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顾问委员会”,指导学院的发展战略、改革大计、品牌建设等重大问题。为建设一流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使学院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占领发展制高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名单
周远清 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清华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周其凤 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炯朗 原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杨叔子 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延保 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陈 懿 原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代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义遒 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许敖敖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
师资队伍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是兴院之本,师资是第一资源”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思路,使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吉林大学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积极引进优秀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组建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梯队健全、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21%具有教授、20%具有副教授学术职称;26%拥有博士学位、60%拥有硕士学位。学院实施“百人工程”,现已培养112名优秀青年教师,多措并举,大大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办学定位
学院遵循“‘十一五’保证质量上规模、‘十二五’稳定规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确立“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
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
教学工作
采用2年基础理论课、1年专业知识课、1年职业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
学院聘任院内思想政治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教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学院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咨询和审议;同时,各学科也由院内外的教授、专家共同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专业培养方案、创建实习和就业基地。
已全面开展包括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优秀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一般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等质量工程项目;努力建设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符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学院鼓励并支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编写符合独立学院教学特点的教材,现已有近百部教材正式出版。
从吉林大学聘请相关学科教授组成教学评估专家组,经常性地开展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
科学研究
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服务。建院以来,学院共争取各级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专利7项,发表论文近700篇。
学院现有“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生物医药服务示范平台、珠海市工业设计与模具制造技术公共实验室、珠海市生物医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多个科研平台。并有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等多个吉林大学科研机构与学院相关专业进行捆绑式建设。
图书资料
学院图书馆经过建设和发展,馆藏图书已经形成了具有学科、专业优势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现有纸质藏书 13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中外文报刊2600余种,并与吉林大学建立了文献资源共享关系。
设施设备
学院具有一流的本科教学条件,校园依山傍海,占地约2421亩,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建设投资21.5亿元,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6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5.88亿元,Siemens PLM Software(原美国UGS)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联想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向学院捐赠的软件及各类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4.63亿元。学院建有三座教学楼共8.5万平方米,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共3.3万平方米,图书馆5.4万平方米,五环体育馆和游泳馆共1.1万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0.7万平方米,还有标准体育场、高尔夫教学训练中心、篮排球场、乒乓球馆、健身房等;生活设施完善,两个大型食堂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有2.6万余张床位,4人标准间,设有电脑桌、电话、网络接口、电风扇、饮水机、独立卫生间、太阳能淋浴等设施。
国际合作
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已与美国布莱恩特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加拿大卡普敦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日本金城学院大学、韩国东国大学、台湾义守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近60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并已开展实质性合作。
2008年至今,学院已选派约450名学生赴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短期留学;选派约320名学生赴美国迪士尼世界等大型国际企业开展带薪实习;外派近50个教师代表团赴国(境)外高校进行访问、参会、研修,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科研项目。学院已接待180多个外国和港澳台地区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聘请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长期外籍教师、短期外国专家、客座教授常年来校任教或讲学。学院还积极主办或承办各类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出版学术刊物。
学院将继续着力拓展“3+1”、“2+2”、“4+N”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选派学生赴国(境)外留学深造,攻读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常年开设国际预科班、短期外语强化班,为有志出国留学进修的学生提供语言培训,累计有近1,200名学生参加培训。学院已有来自美国、瑞典、西班牙、委内瑞拉、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也门、尼日利亚等十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生活。
欲了解我院更多对外合作与交流信息,请访问学院国际教育中心网页:
院士讲座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先后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80多位院士来院讲学,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院士们种下的红木棉枝繁叶茂,“院士林”与“校友林”、“国际合作林”、“校企合作林”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截至2012年5月11日,学院举办的院士讲座共计113次,讲座题目如下:
讲次 | 讲座日期 | 姓 名 | 单位 | 讲座题目 |
1讲 | 2006年9月26日 | 杨福家 | 中国科学院 | 原子核物理与现代能源 |
2讲 | 2006年10月12日 | 陆埮 | 中国科学院 | 解开宇宙之谜的十个里程碑 |
3讲 | 2006年10月19日 | 王颖 | 中国科学院 | 全球变化与海洋海岸科学的发展 |
4讲 | 2006年10月26日 | 杨雄里 | 中国科学院 | 奇妙的大脑活动 |
5讲 | 2006年11月2日 | 陈颙 | 中国科学院 | 地震与海啸 |
6讲 | 2006年11月8日 | 陈佳洱 | 中国科学院 | 科学与人生 |
7讲 | 2006年11月9日 | 张钹 | 中国科学院 | 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与应用 |
8讲 | 2006年11月16日 | 陈懿 | 中国科学院 | 化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
9讲 | 2006年11月23日 | 戎嘉余 | 中国科学院 | 生物的大辐射与大灭绝 |
10讲 | 2006年11月30日 | 龚昌德 | 中国科学院 | 奇妙的物理世界——兼论物理学若干基础问题 |
11讲 | 2006年12月7日 | 魏奉思 | 中国科学院 | 太空天气活动的有趣现象 |
12讲 | 2007年3月8日 | 李三立 | 中国工程院 | 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3讲 | 2007年3月15日 | 薛禹群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 |
14讲 | 2007年3月22日 | 王水 | 中国科学院 | 探索异地空间的奥秘——空间物理五十年 |
15讲 | 2007年4月5日 | 周炳琨 | 中国科学院 | 现代科学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
16讲 | 2007年4月12日 | 郭光灿 | 中国科学院 | 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机 |
17讲 | 2007年4月19日 | 张家铝 | 中国科学院 | 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 |
18讲 | 2007年5月10日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院 | 深海探秘 |
19讲 | 2007年9月6日 | 胡文瑞 | 中国科学院 | 失重趣闻 |
20讲 | 2007年9月13日 | 闵乃本 | 中国科学院 | 和平崛起机遇与能源 |
21讲 | 2007年10月9日 | 姜景山 | 中国工程院 | 飞向月球——深空预测——人类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
22讲 | 2007年10月16日 | 陈和生 | 中国科学院 | 最小的世界和最大的世界——探索物质微观结构与宇观结构之谜 |
23讲 | 2007年11月1日 | 严陆光 | 中国科学院 | 我的父亲严济慈是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 |
24讲 | 2007年11月22日 | 刘志红 | 中国科学院 | 关注肾病对人类的危害 |
25讲 | 2007年12月7日 | 刘兆汉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无线电科学——越老越红的科学 |
26讲 | 2007年12月17日 | 陈达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原子弹和氢弹 |
27讲 | 2008年2月28日 | 叶永烜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行星探索和追求系外生命 |
28讲 | 2008年3年6日 | 曾毅 | 中国科学院 | 艾滋病流行和防治策略 |
29讲 | 2008年3月13日 | 陈霖 | 中国科学院 | 人类是怎样识别事物——浅谈认知科学 |
30讲 | 2008年3月20日 | 陆大道 | 中国科学院 | 全球化、信息化与大都市经济区 |
31讲 | 2008年3月27日 | 黎介寿 | 中国工程院 | 浅谈外科治疗 |
32讲 | 2008年4月4日 | 贾承造 | 中国科学院 | 石油天然气——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 |
33讲 | 2008年4月14日 | 张全兴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的水污染治理 |
34讲 | 2008年4月17日 | 刘嘉麒 | 中国科学院 | 大自然的瑰宝——火山 |
35讲 | 2008年4月24日 | 饶子和 | 中国科学院 | 蛋白质结构与创新药物——爱滋、SARS和禽流感 |
36讲 | 2008年4月28日 | 秦大河 | 中国科学院 | 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进展 |
37讲 | 2008年5月8日 | 苏定强 | 中国科学院 | 望远镜与天文学400年的回顾与展望 |
38讲 | 2008年5月15日 | 姚檀栋 | 中国科学院 | 神秘的青藏高原 |
39讲 | 2008年9月11日 | 陈运泰 | 中国科学院 | 汶川大地震解读 |
40讲 | 2008年9月18日 | 张钹 | 中国科学院 |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41讲 | 2008年9月25日 | 尹伟伦 | 中国工程院 |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42讲 | 2008年10月9日 | 杨叔子 | 中国科学院 | 时代发展的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
43讲 | 2008年10月16日 | 杨雄里 | 中国科学院 | 今日脑科学 |
44讲 | 2008年10月23日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院 | 深海探秘 |
45讲 | 2008年10月30日 | 张家铝 | 中国科学院 | 黑洞的来龙去脉 |
46讲 | 2008年11月6日 | 伍荣生 | 中国科学院 | 全球增暖及其影响 |
47讲 | 2008年11月13日 | 王颖 | 中国科学院 | 数字南海 |
48讲 | 2008年11月20日 | 陈懿 | 中国科学院 | 化学与人类的生存 |
49讲 | 2008年11月27日 | 刘炯朗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数里有诗?诗里有数! |
50讲 | 2008年11月27日 | 徐如人 | 中国科学院 | 化学的前景与核心 |
51讲 | 2008年12月4日 | 魏奉思 | 中国科学院 | 走近太阳 |
52讲 | 2008年12月18日 | 戎嘉余 | 中国科学院 | 生物宏进化的关键过程:来自化石的证据 |
53讲 | 2009年2月26日 | 欧阳自远 | 中国科学院 | 嫦娥工程新进展 |
54讲 | 2009年3月5日 | 吴培亨 | 中国科学院 | 太赫茲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
55讲 | 2009年3月12日 | 叶永烜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小行星和彗星会撞击地球么? |
56讲 | 2009年3月19日 | 刘嘉麒 | 中国科学院 | 极地奇观 关系全球 |
57讲 | 2009年3月26日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院 | 黄土与季风 |
58讲 | 2009年4月2日 | 都有为 | 中国科学院 | 神奇的纳米世界 |
59讲 | 2009年4月16日 | <苏纪兰/font> | 中国科学院 | 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安全 |
60讲 | 2009年4月23日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院 | 青藏高原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
61讲 | 2009年4月30日 | 方成 | 中国科学院 | 奇妙而迷人的太阳——从壮丽的日全食说起 |
62讲 | 2009年9月22日 | 杨雄里 | 中国科学院 | 脑——从分子到认知 |
63讲 | 2009年10月13日 | 陆埮 | 中国科学院 | 漫谈大爆炸宇宙学 |
64讲 | 2009年10月22日 | 陈达 | 中国科学院 | 核电产业与核安全 |
65讲 | 2009年10月29日 | 朱邦芬 | 中国科学院 | 如何学习,如何创新——从一批中国物理学大师的科学成就谈治学创新之道 |
66讲 | 2009年11月12日 | 姜景山 | 中国工程院 | 开发太空,造福人类——空间探测半个世纪回顾与展望 |
67讲 | 2009年11月19日 | 陈建生 | 中国科学院 | 寻找第二个地球 |
68讲 | 2009年11月26日 | 翟裕生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的矿产资源 |
69讲 | 2009年12月1日 | 张国伟 | 中国科学院 | 地球科学与社会发展 |
70讲 | 2009年12月10日 | 许智宏 | 中国科学院 | 植物与人类 |
71讲 | 2009年12月16日 | 杨叔子 | 中国科学院 | 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哲理的凝现 |
72讲 | 2010年3月4日 | 叶培建 | 中国科学院 | 嫦娥一号与中国的深空探测 |
73讲 | 2010年3月11日 | 赖明诏 | 中国科学院 | 病毒的智能与挑战: 从SARS, 新流感到肝炎 |
74讲 | 2010年3月18日 | 何鸣元 | 中国科学院 | 绿色可持续化学与炼油化工 |
75讲 | 2010年3月25日 | 张彦仲 | 中国工程院 | 大飞机与相关学科的关繋 |
76讲 | 2010年4月15日 | 曾毅 | 中国科学院 | 病毒与癌症 |
77讲 | 2010年4月22日 | 包信和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78讲 | 2010年4月29日 | 陈洪渊 | 中国科学院 | 大自然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漫谈仿生学与生物传感 |
79讲 | 2010年5月13日 | 戎嘉余 | 中国科学院 | 达尔文、生物演化与化石证据 |
80讲 | 2010年9月9日 | 刘嘉麒 | 中国科学院 | 自然灾害与人类生存 |
81讲 | 2010年9月16日 | 杨胜利 | 中国工程院 | 生物炼制与生物经济 |
82讲 | 2010年9月21日 | <杨雄里/font> | 中国科学院 | 探索脑的奥秘 |
83讲 | 2010年9月30日 | 俞汝勤 | 中国科学院 | 化学对人类文明、健康与社会进步的贡献 |
84讲 | 2010年10月12日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院 | 科学与视野 |
85讲 | 2010年10月21日 | 陆埮 | 中国科学院 | 怎样认识宇宙 |
86讲 | 2010年10月28日 | 陈颙 | 中国科学院 | 地震及其自然灾害的减轻 |
87讲 | 2010年11月9日 | 薛禹群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 |
88讲 | 2010年11月18日 | 陈晓亚 | 中国科学院 | 植物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89讲 | 2010年11月25日 | 秦大河 | 中国科学院 | 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研究 |
90讲 | 2010年12月2日 | 金国藩 | 中国科学院 | LED发光器件的发展和前景 |
91讲 | 2010年12月9日 | 邹广田 | 中国科学院 | 一位科学巨人的成长道路 |
92讲 | 2010年12月16日 | 祝世宁 | 中国科学院 | 激光五十年 |
93讲 | 2011年3月1日 | 杨叔子 | 中国科学院 | 踏平坎坷 成人成才 |
94讲 | 2011年3月8日 | 徐荣栏 | 国际宇航科学院 | 近地空间中的有趣现象 |
95讲 | 2011年3月17日 | 陈懿 | 中国科学院 |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
96讲 | 2011年3月24日 | 尹伟伦 | 中国工程院 |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功能 |
97讲 | 2011年3月31日 | 陈凯先 | 中国科学院 | 东西方医学汇聚 |
98讲 | 2011年4月7日 | 滕吉文 | 中国科学院 | 动荡的地球——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强烈地震 |
99讲 | 2011年4月14日 | 崔向群 | 中国科学院 | 大望远镜与天文学进展 |
100讲 | 2011年4月21日 | 吕达仁 | 中国科学院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
101讲 | 2011年4月28日 | 柴之芳 | 中国科学院 |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启示 |
102讲 | 2011年9月22日 | 李惕碚 | 中国科学院 | 挑战权威——探测黑洞和早期宇宙 |
103讲 | 2011年10月13日 | 陈达 | 中国科学院 | 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的思考 |
104讲 | 2011年10月27日 | 陈颙 | 中国科学院 | 地震和海啸:日本311大地震 |
105讲 | 2011年11月10日 | 索丽生 | 水利部 | 三峡工程解读 |
106讲 | 2011年11月18日 | 杨雄里 | 中国科学院 | 探索脑的奥秘 |
107讲 | 2011年12月8日 | 陈和生 | 中国科学院 | 最大的世界和最小的世界——探索物质微观结构与宇观结构之谜 |
108讲 | 2012年3月1日 | 黄以静 | 台湾“中央研究院” 美国医学科学院 | 对抗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进程与挑战 |
109讲 | 2012年3月8日 | 赵玉芬 | 中国科学院 | 磷与生命起源 |
110讲 | 2012年3月15日 | 孙宝国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食品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1讲 | 2012年3月29日 | 欧阳自远 | 中国科学院 | 嫦娥工程——中国人的探月梦 |
112讲 | 2012 年4月12日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院 | 深海探秘 |
113讲 | 2012 年5月11日 | 邢定钰 | 中国科学院 | 神奇的熵世界 |
校园文化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学院经常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师和吉林大学的名师来院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专题报告;马云、王石、白岩松、鲁豫等多位社会名流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学术和社会视野。学生在感受浓郁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并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学生获奖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8年来共获得各类奖项63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30余项。2008年,学院成功承办了全国首届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深圳分赛区大赛、珠海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大型赛事活动;2009年,学院成功承办了“青春乐章”珠海市金秋艺术节高校专场晚会和第四届珠海市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构建出我院一派和谐的景象,为学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部分)
l 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一项、优胜奖三项,选手杜昀倩由中国旅游协会授予“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优秀选手”的荣誉称号。
l 第五届“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肖文斌、曲乐获国家级特等奖;关紫良、王静歆、肖文斌获国家级二等奖;李伟辉、吕朗星获国家级二等奖。
l 2010年(第三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冯欣俊、肖志豪、钟振龙获一等奖;张磊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冯欣俊获营销精英奖。
l 第三届“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贝俊龙、纪佳琳、蓝树军、谭彤、宋琼花获二等奖。
l 第六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周建邦、梁文枫、周晓宇获国家级一等奖;王静歆、董慧、关紫良获国家级三等奖。
l 第六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乔睿、张诗茹、繆中胜3名同学完成的“智能广告”荣获省级三等奖。
l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罗文志、李轩、李朋轩获三等奖;姚肖豪、林艾鑫、刘馨阳获三等奖。
l 201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广东赛区),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一项。
l 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王静歆、董慧获省级二等奖;王静歆、吴华勋获省级三等奖。
l 2010年“卓越杯”中国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高尔夫项目选拔赛,邱红伟老师获得教师组总杆第一名,我院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七名,同类院校第三名的佳绩。
l 第五届锦湖韩亚杯中国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两广赛区),张亚楠、高爽分别获优秀奖;张亚楠获最佳人气奖。
l 201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赵磊、李英泽、于皓睿、岳彩功获一等奖;高阿龙、惠帅、李刚、孙博阳获一等奖。
l 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惠帅、薛志平获二等奖。
l Mobile Market 百万青年创业计划(软件游戏类),张献争、杜锦靖获特等奖;陈志新获一等奖;缪中胜、陈创成分别获二等奖;周辉、王涛、汤洪斌分别获得三等奖;陈炫熙获最佳导师奖。
l 2010年“远光杯”ACM大学生程序设计挑战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
l 第三届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珠海区域赛),获金奖、铜奖和优胜奖。
l 2010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中,肖斯骏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l 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低碳环保”创意广告大赛,黄钿桦等荣获一等奖。
l 2“南粤杯”2010年广东高校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李纯华荣获一等奖。
l 2011年旅游管理系高尔夫专业方向吴灏同学勇夺国际级裁判员资格考试第二名。
l 2011年学院学子在第六届“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l 2011年学院电子信息系学子获得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一等奖。
l 2011年在工商管理系麻彦春教授和张斌老师的指导下,由钟振龙、肖志豪、王晶(物流与信息管理系)、柏晓婷、麦杰锋组成的“酷奇奇团队”历经分赛和总决赛两轮激烈鏖战后分别荣获两广分赛区单项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单项一等奖。
l 2011年机电工程系学生孙博阳获“天威杯”打印耗材创新设计与专利大赛创意金奖。
l 2011年学院工商系学子成功卫冕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一等奖。
l 2011年学院音乐系独舞获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舞蹈比赛专业组决赛银奖、最佳编导、优秀指导教师”三项殊荣。
l 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授予
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我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基本要求时,准予毕业并颁发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校企合作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实习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学院已经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300家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尽全力促进学生就业。
产学研合作基地
以下为学院产学研基地(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香港)莱吉森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韩资)、Aster Graphics Company Ltd、艾森斯信息技术公司、安联锐士、澳门奥古特贸易公司珠海分公司、澳门中旅(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白井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百一翰硕宽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北京时代巨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分公司、大展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南海桃园高尔夫俱乐部、佛山市中渊科技有限公司
富士康科技集团、港中旅珠海海洋温泉公司、拱北口岸中国旅行社、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长实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德豪润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晟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告公司、广东省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珠海分公司、广东省汕头潮阳真空设备实业公司、广东省中国旅行社珠海分公司、广东士丹尼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广东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新华南方软件外包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广东仪强科技有限公司、广发证券珠海营业部、广州EGCOREA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展、广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广州光之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环迪公司、广州香格里拉酒店
广州鑫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瑛太尔电器有限公司、广州智维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周立功单片机有限公司、广州紫光北美科技有限公司、国信证券珠海营业部、哈工大集成电路培训中心、海南亚洲博鳌论坛高尔夫球会、韩国大邱IB宾馆、韩国极盛电子有限公司
韩国晓星集团珠海分公司、韩国衣恋集团东莞、深圳、汕头分公司、韩国宇旭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韩国珍迎集团珠海分公司、杭州开元酒店、华威鞋业(中山)有限公司、捷和电机集团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金山互动娱乐科技有限公司
近铁国际物流公司、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康年酒店管理集团、科龙公司、丽珠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利成服装(中山)有限公司、联想天工网络(深圳)有限公司、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南海名都大酒店、欧比特(珠海)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齐鲁证券珠海营业部、麒麟啤酒(珠海)有限公司、青岛啤酒(珠海)、清远聚龙湾温泉度假村、清远狮子湖高尔夫球度假俱乐部、赛科斯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三亚爱琴海岸康年套房度假酒店、三亚点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砂永精工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深九国际物流公司、深圳本地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创维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德仪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风向标公司、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深圳工业人快速成型有限公司、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有限公司、深圳凯旋通信公司、深圳康年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深圳联想
深圳牧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鹏开、深圳鹏腾达工业园LCD生产厂、深圳商之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财富》杂志社有限公司、深圳市爱森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关贸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慧瑞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坚地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凯旋通信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岗远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威兰丹特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旋极历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源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源之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合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特区报广告部、深圳晚报、深圳微视公司、深圳亚嘉德美制品厂(韩资)、深圳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威斯丁酒店、深圳影响动画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深圳紫光泰光电有限公司、顺德中国国际旅行社、苏州洲际大酒店、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营业部、天章纸品有限公司、威化鞋业(中山)有限公司
威拿实业国际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珠海分院、香港奥特企业有限公司、新加坡安缦集团、新加坡大宇科技公司、新加坡圣桑巴高尔夫俱乐部、信息时报、阳江温泉度假村、远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招商银行、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营业部、中国电信三乡分公司
中国工商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澳门)、中国关西涂料化工(珠海)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中国珠海海外旅游有限公司、中山大翼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中山菊城国际旅行社、中山青年国际旅行社
中山市大雅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市鼎泰丰模具有限公司、中山市利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山市信灵通讯技术公司、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中山中国国际旅行社、中投证券珠海营业部、珠海BP化工有限公司、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珠海安和化妆品有限公司、珠海安联锐视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安生医药有限公司、珠海安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奥华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奥凯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奥特普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珠海邦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宝莱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珠海保税区天然宝杰数码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珠海泊奇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珠海诚锋电器有限公司、珠海传奇动画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创威集团、珠海丹田集团、珠海广播电视台、珠海东精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东信和平、珠海高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珠海高栏港经济开发区
珠海高丽宝电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新区同力机械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珠海格瑞机电能源有限公司、珠海广通、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
国信证券珠海营业部、珠海哈理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珠海海天国际旅行社、珠海海威尔有限公司、珠海汉胜工业有限公司
珠海航空国际旅行社、珠海浩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珠海禾佳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珠海禾维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宏桥高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珠海华宇金属有限公司、珠海汇华博雅商务会议会展公司
珠海机场集团公司、珠海佳达柯色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珠海金长源软件有限公司、珠海金湾高尔夫球俱乐部、珠海经济特区伟思有限公司、珠海里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珠海丽珠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珠海联迪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珠海联进高技术有限公司、珠海迈斯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珠海民彤制药有限公司、珠海纳卡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纳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南方电路集成中心、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产品检测中心、珠海南方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珠海人力资源中心、珠海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珠海三江源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珠海三元色装饰设计集团、珠海圣丰机动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珠海市奥特普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珠海市德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珠海市发思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市法制局、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海市国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市红果树贸易有限公司
珠海市环保局、珠海市汇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市建筑设计院、珠海市金睿网络有限公司、珠海市经纬天地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市科技局、珠海市兰新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市劳动与社保局、珠海市龙神有限公司、珠海市民政局、珠海市南屏创业模具设计加工厂
珠海市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欧博莱布业有限公司、珠海市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珠海市软件协会、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珠海市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珠海市万维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旺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珠海市唯能车灯实业有限公司、珠海市尉发工贸有限公司、珠海市文华书城
珠海市湘籍企业家协会、珠海市鑫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珠海市哲学会、珠海市镇东有限公司、珠海市中京国际见者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市珠光汽车有限公司、珠海双喜炊具、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珠海韬博平板照明有限公司、珠海特区报社、珠海藤仓电装有限公司、珠海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珠海天沐集团、珠海天人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天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珠海庭佑化妆品配件有限公司、珠海通飞、珠海同力机械有限公司
珠海同望、珠海万力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网思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网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新经济资源开发港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信息港社区网、珠海亚冠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珠海扬氏网络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珠海一多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珠海伊斯佳化妆品有限公司、珠海怡信精密测量有限公司
珠海亿邦制药有限公司、珠海银通航空器材有限公司、珠海英伟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友好会议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御温泉国际度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珠海裕田化工制品有限公司、珠海远方软件有限公司
珠海粤海酒店管理集团、珠海中石油、珠海中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珠光汽车公司、珠海竹仙洞高尔夫俱乐部
就业状况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起院为主导、系为主体的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和制度规范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
就业工作坚持六个结合、三个依托,注重五个关键环节。从2008年首届毕业生开始,学院每年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生提供的岗位信息人均不低于2个。
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地区,在广东省及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2010年,学院被评为“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其中在广州、珠海、深圳三个城市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53%。
收费标准
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物价局有关文件执行。学费标准:艺术设计、动画、音乐表演、舞蹈编导专业每生每年230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年18000元。住宿费:每生每年1500元。
转专业
新生入学后可以申请调转专业。符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条件的学生,经批准可以转入到相关专业学习。转专业实施细则请访问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务处网站:http://jx.jluzh.com。
地理环境
学院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与澳门陆地接连。广珠城际轻轨已经开通,珠海直达广州只需40分钟。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已经动工开建,通车后,珠海到香港的行车时间仅为30分钟。
校园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紧邻珠海航空产业园,靠近国际枢纽海港高栏港,位于珠三角战略发展要地。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幽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校园风光
链接-合作教育招生网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机构等联系合作 合作热线:010-60685631 邮箱:chinazjzs@126.com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