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

院校隶属:湖北省教育厅

所在地:湖北省

录取批次:本科/高职(专科)

院校官网:http://www.wuhues.com/

电话:027-81820255;81820266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熊廷弼街特8号

听得见的招生简章

有音乐,灵魂便不会寂莫,用美妙的音符,编出灿烂的人生乐章

校园简介

  • 学校概况
  • 招生章程

学校简介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创办于2004年2月,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并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年9月,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风景怡人的青龙山麓,占地面积逾千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设有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珠宝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航空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院10个学院及基础课部1个课部。学校现设有地质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等35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专科专业,涵盖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具有“地质、珠宝”特色的工、管、艺、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学校现有12000余名学生,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者300余人,双师型教师有200余人。

 

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建有8个实验中心(共81个实验室)、128个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4万册,拥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3000余座位的阅读室,引进了CNKI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国内大型著名电子文献数据库。学校体育设施齐备,拥有标准化的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校园内的超市、食堂等生活设施可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学校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精品课程1个。在国家、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2010年以来,学生获全国性竞赛奖励603人次,全省性竞赛奖励913人次。一名在校大学生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一名教师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显著提高,每年均有多篇论文入选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位于省内同类学院前列。

 

在学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依托行业背景,打造“地质、珠宝”专业特色;具有竞争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坚持“四育多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学长制”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模式。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程等工作。继续教育学院为大学生提供珠宝鉴定GIC证书、建筑五大员、会计从业资格等30余种职业技能、资质及能力等培训项目,至今已有两万人次受益。学校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业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校企联合办学单位130余个。毕业实习和论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企业经理人”培训项目更是整合了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资源,建立了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产学研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先后与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开展了长期友好合作,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学校还在同类院校中唯一开展加拿大青年领袖训练营项目,多批学子游学归来,收获颇丰。

 

十二年来,学校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荣誉,屡次跻身于“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中国最具实力民办高校”、“中国知名民办大学”等教育改革先进行列。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和积淀,学校的发展战略、办学思想逐步明确。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学校秉承“明德大爱,创新笃行”的校训,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更好地贯彻以需求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高校招生章程-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9年招生章程

已经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本着“依法招生”的原则,为规范我校2019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校名称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国标代码为13664),是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14〕133号)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熊廷弼街特8号。

第二条 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专科,以本科教育为主。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金融学等43个本科专业和工程造价等10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艺、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第三条 学校招生对象为参加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条件的考生。

第二章 招生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2019年招生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并接受社会的监督,纪检监督电话:027-81820218。

第五条  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招生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招生政策和各项管理规定,具体负责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美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七条 根据各省(市、自治区)高等学院招生委员会公布的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超过120%。根据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设男女比例和专业级差分;认可国家和各省市区制定的优录政策。

第八条 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第九条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和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

第十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1.专业成绩使用校考成绩的省份,考生需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课考试,专业课成绩合格,按校考专业课成绩排序择优录取。2.专业成绩使用统(联)考成绩的省份,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在投档生源范围内按照专业统(联)考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如果投档成绩是综合分,则按综合分排序择优录取。3.考生专业成绩(或投档综合分)相同时,按文化成绩、语文、数学、外语顺序排序录取。

第十一条 上海、浙江的选考科目详见当地教育部主管部门已公布通告。

第十二条 学校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以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三条 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四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十四条 凡被我校录取的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高考准考证)和入学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手续不全者不予报到,在2019年9月20日以前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第十五条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录取过程中,与学校取得联系,自愿放弃就读的考生,若逾期未按规定发送退档申请书等附件材料,可能被录取。存在特殊情况的,为保证被录取考生的权益,学校最长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第十六条 新生入学时,按湖北省物价部门当年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缴纳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

第十七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一个月内进行资格审查。对入学资格审查不合格的新生,学校将视情况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八条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励、资助体系,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奖学金等,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第十九条 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达到本科毕业要求者,由我校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我校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十条 专科专业学制三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达到专科毕业要求者,由我校颁发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文凭。

第二十一条 学校全部实行网上录取,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招生。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

第二十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本章程具有解释权,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处负责具体解答和咨询。

第二十四条 学校招生详细情况及录取结果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查询和沟通: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招生信息网http://zs.wuhues.com/,或致电学校招生办公室027-81820255、81820266、81820277。


校园风光


x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导航

联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