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档案

  • 发布时间:2020-01-16 16:10:34
  • 数据来源:
  • 浏览量:8758

考生档案

  考生的档案由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组成。

  (一)考生电子档案的建立

  1.考生电子档案内容。考生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享受政策照顾加分信息、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本省普通高中应届考生)和考生的诚信信息(主要包括考生在报名和考试过程中违规违纪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

  2.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考生负责自行上网填报本人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报名点(市县招生办或学校)负责采集考生的电子相片;体检医院采集考生的体检信息;省考试局负责采集考生的成绩信息、享受政策照顾加分信息和考生的诚信信息,并汇总考生的各类信息,组建考生的电子档案。

  3.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的确认。考生的报名信息由本人在网上报名系统中确认,志愿信息由本人在填报志愿系统中确认;体检信息由体检医院共同采集并确认;享受政策照顾加分信息由省考试局根据有关部门的审查结果确认。

  4.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考生的电子档案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专用信息,省考试局和各市县招生办要建立健全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制度,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安全。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经确认后,任何人均不得擅自修改。考生的电子档案作为录取依据仅提供给高等学校,未经省考试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二)考生纸质档案的建立

  1.考生纸质档案的内容

  (1)本省普通高中毕业的应往届考生纸质档案的内容为:①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报名表;②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复印件;③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登记表;④综合素质评价综合信息表(根据5个学期素质评价生成的综合评价表);⑤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含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表、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表(应届生提交);⑥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往届生提交);⑦海南省普通高考体检信息表。

  (2)本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应往届考生纸质档案的内容为:①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报名表;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复印件;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登记表;④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考登记表;⑤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关的学籍材料;⑥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往届生提交);⑦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含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表;⑧海南省普通高考体检信息表。

  (3)省外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毕业的应往届考生纸质档案的内容为:①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报名表;②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毕业证书复印件;③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材料(学籍材料内容与本省普通高中的应往届考生和“中职生”规定的大致相同,主要包括考生本人在高中阶段德、智、体诸方面情况的材料);④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往届生提交);⑤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含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表;⑥海南省普通高考体检信息表。

  2.考生纸质档案的组建、保管及要求

  (1)本省普通高中应届毕业考生的纸质档案,由就读学校负责组建和保管;其他考生的纸质档案由报名所在地的市县招生办负责组建和保管。档案材料要内容齐全、完整,无错漏。考生的纸质档案应在高考录取前建立。所有考生的档案袋均需在袋口处粘贴《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考生档案密封条》,并由档案保管单位加盖骑缝印章。

  (2)档案保管单位应建立健全档案的保管制度,认真履行档案移交手续。未被录取或录取后未到学校报到的考生档案,由档案保管单位统一保管。

  (3)考生纸质档案的移交。考生的纸质档案由考生本人持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到档案保管单位领取,并在入学报到时自行携带和移交给被录取的学校。考生领到本人的纸质档案后应妥善保管,严禁擅自启封。因保管不当造成丢失或因擅自启封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相关词推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