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五一”赴普安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 发布时间:2020-05-13 10:08:16
  • 数据来源:贵州大学
  • 浏览量:380

贵大新闻网讯 “田家无闲月,五月人倍忙”,在决战脱贫攻坚战役的最后关头,作为涉农科技人员依然奋战在最前线。 5月1日至3日,我校茶产业团队成员、我校茶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牛素贞博士携专业教师宋勤飞再次来到普安县,与3月底已驻扎普安青山镇执行“博士村长”、茶学院2019级研究生李彩云、赵支飞一道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5月1日当天团队成员先后前往普安县楼下镇、新店镇、普白林场等地调研古茶树资源情况,收集部分特异古茶树种质资源做后续研究,同时为当地贫困户宣讲《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指导农户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古茶树,真正发挥古茶树的价值,提高收入。

牛素贞对茶青原料进行现场加工指导2.jpg

5月2日至3日,团队来到青山镇托家地马氏白龙古茶树专业合作社,对前期生产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与合作社成员就茶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针对四球古茶原料的特殊性,团队成员对茶青原料进行现场加工,详细讲解每一步工序的技术要领。手把手指导社员进行茶样理化检测分析,并对加工车间卫生状况、资料建档等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措施。在场社员纷纷表示,经过专家们的讲解和示范,终于弄清楚了自家做的茶偏苦的原因,也明白了以后应该怎么加工,茶农对专家团队充满了感谢之情。

牛素贞指导社员进行茶样理化检测分析.jpg


收集部分特异古茶树种质资源做后续研究.jpg

茶产业是普安县的重点产业。以牛素贞老师为代表的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成员长期服务于普安县茶产业,尤其是在普安境内古茶树资源普查、品种选育、古茶树产品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仅托家地一个组,60余户人家每年靠古茶树带来的收益平均达到了6-7万元/户 ,真正实现了产业脱贫。

图/文:茶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李辉 袁小宇

相关词推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