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双创育人“五朵云”

  • 发布时间:2020-05-09 08:13:19
  • 数据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 浏览量:350

疫情发生后,华东交通大学“停课不停创”,多措并举“云端”筑梦,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云课堂”“云科普”“云指导”“云平台”“云赛事”建设,为增强青年学子挺立潮头、勇担责任的信心,提升大学生开拓创新、学以致用的本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云上开播”不停学,创新创业“云课堂”

“疫”不容“驰”,“课”不容缓。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里,线上教学全面开花。为满足学生对双创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该校团委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整合线上资源,联系北京、天津、重庆等地的双创名师,开设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云课程”。

高校创新创业竞赛筹备与规则深度解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来源与选育、创新创业类大赛文案展示重点及答辩技巧优化……专题讲堂从“三尺讲台”移步“云端空间”,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来自2019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吴俊在老家重庆全程参与了“云课堂”活动,“老师成了网络主播,通过提问、答题、发弹幕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颇为新奇”。正在准备参加来年“挑战杯”大赛的2018级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凌雨璐也在家里收看了直播,“这些课程实用性很强,也非常具有针对性,让我对大赛规则、项目选择以及计划书的编写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她说。

“云课堂”打破了空间限制,方寸屏幕间全国各地的双创名师就能和广大学生隔空对话。“边宅边学”点燃双创热情,6次“云课堂”吸引了2000多名师生报名参加,累计听课超6200人次。

防疫知识“云科普”,项目培训“云指导”

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利用多种线上宣传渠道开展“云科普”,策划推出了一批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引导学生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丰富疫情期间的网络文化生活。

随着“互联网+”“创青春”等双创赛事的启动,与团队一起线上打磨项目、积极备赛日渐成为常态。2018级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学生纪尚一是“互联网+”大赛“矿山”项目的负责人,就在他为项目焦头烂额的时候,中心创新创业训练科刘琳琳老师主动找到了他,帮助团队查缺补漏,不断完善计划书,反复打磨优化作品。“有一次和老师改完项目计划书后,猛然发现已经到了凌晨一点,但老师一直陪着我们修改并及时给出反馈,这让我们感到很暖心。”

疫情期间,该校共对50个重点项目进行摸底,并根据需求为其中25个项目团队确定了创业导师,通过视频会议、腾讯直播、QQ群、钉钉、微信群等开展“一对一”的指导与交流。“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一群年轻人的梦想,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和陪伴他们筑梦、逐梦、圆梦。”刘琳琳老师说。

精准服务“云平台”,头脑风暴“云赛事”

“找项目,找人才,小创来帮您!”疫情暴发以来,该校没有停下搭建双创项目对接平台的脚步,而是积极动员,聚焦“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新模式,对双创带动就业成效突出的项目进行集中宣传推广和资源对接,整合校地资源,发挥校友优势,提供精准服务。   

手套智能穿戴仪、体温可视化眼镜、网“疫”云线上分诊平台、VR学习器……在抗“疫”创新创业模拟赛中,一个个“金点子”掀起了一场战“疫”头脑风暴,一批批优秀的创业项目也逐渐落地生根。

而在抗“疫”献策征集大赛中,如何保障师生在校期间正常工作学习,成为集思广益的焦点。大家积极探讨,以赛促学、以学促创、以创战“疫”,纷纷为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献计献策。

疫情大考,危中寻机。华东交大扎实构建双创育人“五朵云”, 为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了新平台,拓展了新实践,丰富了新内涵。

相关词推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

【报案平台】- 【区域合作】- 【广告合作】- 【公司介绍】- 【诚聘英才】-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 【网站介绍】

投诉电话:010-60685631    投诉邮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东路—号209室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计划、简章、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教育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北京东方鹏翔网络科技公司主办    京ICP备13039119号-2    京公网备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